鲜评:就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医药人才就成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第一战略资源。这个时候,各方势力开始注意了其重要性。包括社会上一些负面新闻也见少,负面情绪也随之下降。
对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先要提示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医学院是一百年前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联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及其它兄弟院校援助筹建,从资金到医生,再到医学生的培养上,都留下了两国之间的友谊。现在的协和医学院更是卫生部唯一直属的医学院校,可见对其的重视及实力。可以这么说,协和的存在,就是为了比肩NIH。当然,协和少了一个科研基金审批的权利。
所以,它不缺钱!这是重点。尤其是在拥有强大的医疗集团,并作为卫生部唯一的亲儿子,它不缺钱!为什么要重点提这个问题呢?因为,吸引人才的唯一手段就是——钱!包括工资,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安置房,全部都是钱!即使是给个什么头衔,那也是要利用这个头衔来弄钱!因为,钱是生活的必需品。离开物质谈精神,那太虚无缥缈了!
而在这个时点提出人才计划是有原因的,不是平白无故就做出这个姿态的。
首先,就是在疫情之下,各国的科研机构运转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有可能关门。毕竟,今年的经济不是很好,财政压力比较大,科研部门可是最烧钱的地方。
其次,就是国际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导致能为留学生提供的岗位减少了。岗位减少,但是毕业生却不会减少。每年毕业的博士与出站的博士后数量基本是稳定的。那这些人的去向怎么办?这些都是高精尖人才,掌握着当前最新的科研技术,并与最新的科研趋势挂钩。这些人怎么办?
这时,协和医学院出手了!它看到了这个时机。当然,也是因为它有这个条件与平台。它非常清楚,这些人比国内的基本上所有医院的临床医生的科研素养都要高,毕竟经受过强力的PUSH式的科研培训,不是国内临床医生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协和医学院的多个部门领导是早前回归的海归,他们深刻明白这些人才的真正能力。这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即使是综合科研水平现在还不如自己,但是更年轻,更有活力,未来将更有发展前景!
所以,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可以说,这是一个捡漏的大动作!无论是做科研,发表论文,提高医院学术声誉,还是建立学术资源人才储备库,为将来的总体规划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实际上,这也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因为提供的岗位基本上都是看起来光鲜,但真实的内容却不多。毕竟,是在这个就业机会青黄不接的时机下出手的!很多毕业的学子们很难,天下之大,竟然一时找不到容身之处。所以,它认定了会有无数的申请在关注着这个动作,毕竟还有前辈们在现身说法。
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全球都在内卷的时代。所以,手中有资源,就可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更何况,它还给了你无限的憧憬,那就是未来的机会不可限量,看看施院士不仅当了校长,还有上市公司,一下子身价就到了几十亿,这是在美国很难达到的机会!
所以,所有的学子们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实际上没什么,因为只有自身的条件越好,才能将自己卖一个更好的价钱。而且,你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人上人”!
新闻如下:
12月2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北京举办了2020年全球人才工作交流活动,其打出来的招牌是“面向全球广纳贤才,招募具国际视野和能力的医界菁英”。
担当“首席人才招募官”的是院校长王辰院士,他回顾了院校的历史和近年的发展,并表示,“渴求天下贤才加入协和,与我们共创伟业。”
王辰院校长介绍了院校“适才适所、适类适法”的人才工作理念,“养募结合、全球育贤”的人才工作方式,列出详实清单,展示了为培养、招募和发展人才搭建的平台,设立的机制:由24个研究所、6家医院、9个学院、80个创新单元、2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6个部级科研基地等组成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包括219名学部委员在内的学术咨询委员会和六大学部组成的高端智库;12个ESI排名世界前1%、2个排名前1‰的学科,6个获评教育部A类学科所代表的深厚学科积淀;为人才提供的工作与生活保障等,让大家感受到了“天下贤才,在此可得其所”的环境与诚意。
在主旨报告之后的交流互动环节,王健伟副院校长具体介绍了院校近年来开展医学教育和人才聘任领域的改革探索,率先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实施的准聘长聘教职和临床医学教职制度,努力营造让优秀学者钻研学术的良好氛围,释放人才潜能。院校还从平台好、学科全、支持足、氛围好等方面入手,推进全面的人才支持模式,以开放政策、稳定支持、良好平台和合理评价机制,希望“种好梧桐树”,让“金凤凰”在此成才成就成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供图
活动请来海外归国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院长程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利教授现身说法。
他们表示,院校多元包容的学术环境,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培植了肥沃土壤,帮他们回国后快速找准定位成才成长,诚恳建议中青年学者早日归来,找到知己,找对氛围,找好平台,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机制导引下,定会有所成就。程涛谈到,当年放弃美国知名大学的终聘教授职务回国是因为在国内开展科技创新,更能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尽管直到今天为止,我也不认为国内条件都比欧美好,我们还在发展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氛围,让所有人感觉并坚信,明天会更好。”2016年回国的青年科学家王利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现担任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寄语青年学者们,“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平凡的。只有这些平凡的轨迹与国家的命运、生命的厚重交织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愿你我共同走进协和、医科院,不负韶华,在医学发展的星辰大海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王辰表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直接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会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广纳国内外贤士,共赴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