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官网发布了上级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将加强优秀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完成国家“杰青”、“优青”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并向外国学者全面开放,提升人才项目开放水平。并首次将违规打探项目评审信息等不端行为列入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
但这似乎并没有引起民众的热议,尤其是在学术圈子里。
有人发表意见,在人情社会,怎么可能杜绝“打听”?这不是让那些人装哑巴吗?能憋死他们!
有社会外人提出,要匿名评审,参与者什么实验室、个人简历都隐藏起来才能根本杜绝!?
真的行吗?
但真正内行的人直接指出其漏洞,强调有些东西很难隐藏,对于在专业内沉浸数十年的评委来说,专业内研究的东西一看就能猜出来哪边的,而且本子里有研究背景、研究条件、硬件设施、前期研究论文等,不要在天天看学术论文的专家面前隐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否则,专家也称不了专家了,连当前学术圈有哪些人,有哪些研究成果都不知道,还能称为专家?
什么是博士?首先就是要有博学、广博的能力才行!
只能且行且听之吧!
另一则信息是,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优秀青年基金的申请范围将向外国学者开放,这也是自信开放的风范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