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胜利之道——评两篇最新的《Nature》论文

2020诺贝尔化学奖的启示:创新性科研思路的重要性与可贵之处
2020年10月10日
学术圈也不干净——你离不开的厚黑学!
2020年10月20日
Show all

专业人说专业话,做专业事;对于细分的精深科学来说我们是外行,所以不作任何学术方面的评论。我们的工作是咨询,是为科学研究提供外围的服务;而内层核心工作,还是需要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来进行解疑。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毕竟不可能有通才!

回归正题,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同时发表2篇国内名校的文章。一篇来自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课题组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傅钢教授团队合作,题为“Surface Coordination Layer Passivates Oxidation of Copper”的文章,利用甲酸钠溶液对铜进行热处理,实现了工业铜箔和铜纳米材料的高效防腐。另一篇来自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和杨竞课题组,题为“The NAD+-mediated self-inhibition mechanism of pro-neurodegenerative Sarm1”的文章,揭示了NAD+介导的Sarm1蛋白的活性调节机制。该文章首先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解析了Sarm1全长蛋白分辨率为2.6 Å的结构。

虽然现在已经在进行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但合同上已经写上的东西是不能再改的了。毕竟,学校给你这个职称,给你这个年薪,不要求点东西是不可能的。

所以,论文这个能直接代表科研学术水平的东西,对于大学来说还是最重要的!看看厦大也是在第一时间登出这篇论文的发表信息,就能理解大家的重视。毕竟,每年《Nature》与《Science》两个期刊的发表论文数可是专门有一个排行榜,它代表的是学术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前沿水平层次!

我们来看看厦大怎么说的,“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傅钢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江颖教授课题组密切合作在铜材料表面配位防腐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Surface Coordination Layer Passivates Oxidation of Copper” 于10月14日发表在Nature, 586, 390-394。”是不是理解厦大对这篇论文的重视!

虽然我们不做一线学术研究,但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为妙。

先说第一篇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论文。

在这个研究工作中,郑南峰团队发现利用甲酸钠溶液对多晶铜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可以得到优异的防腐效果,同时不影响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为了理解防腐蚀的微观机理,江颖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制备“超净”固/液界面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大气环境的干扰,并在超高真空中模拟甲酸钠溶液对铜表面的热处理,再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表面防腐蚀层进行高分辨成像。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实验,他们发现,经甲酸钠溶液热处理后的多晶铜表面,会诱导出大面积的Cu(110)晶面,甲酸根在此晶面上通过配位吸附形成了一种Cu(110)-c(6×2)致密重构层。有趣的是,该超薄钝化层暴露在大气后仍然可以稳定存在。此外,这种基于甲酸盐的表面钝化处理方法还可推广到不同形式的铜材料和室温条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博士生汪知昌(现为厦门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彭健和博士生陈碧丽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江颖教授与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傅钢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经费支持。

而厦大的介绍是该研究工作在郑南峰教授的带领下,由郑南峰教授、傅钢教授和北京大学江颖教授共同指导完成,防腐技术实验部分主要由博士后彭健完成,理论计算部分由博士生陈碧丽完成,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由博士后汪知昌和北京师范大学郭静教授等共同完成,球差电镜由中科院物理所谷林老师与张庆华博士完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由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教授与周琴博士完成。郑兰荪教授、吴炳辉副教授、林昌健教授以及其所指导的多位研究生也参与了工作的部分研究与结果分析讨论。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腾讯基金首届“科学探索奖”的资助和支持。

这篇论文的工作量之大,参与者之多,可以看出来,一篇NS级的论文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所以,没有足够的科研基金财力的支持证明,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所以你直接凭空编造一篇论文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进行学术打假的人士,也是水平极高的业内专家才行!

其实这篇文章也有一个其它的小暗示,那就是化学物质合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这也提示为什么国内的制药研究能力低下的原因,因为要让原料药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合成药,其工作难度是非常之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国产药的效果不如进口药的原因,千万不要小看生产工艺的重要性!

再说一下另一篇重要著作。这次是北京大学作为独立研究单位完成的。

仍先谈谈这篇生命科学的论文。这项工作不但阐明了NAD+对于Sarm1蛋白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而且更为针对Sarm1蛋白开展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和精准的靶点。能够模拟NAD+结合并稳定Sarm1ARM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将有望被用于神经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研究员和杨竞研究员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张哲实验室的蒋玥凤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杨竞实验室的刘婷婷博士、美国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Chia-Hsueh Lee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常卿博士也为该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篇论文的人员组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梳理。但也至少涉及了三个单位,四个实验室。包括北大的两个实验室、清华大学的“网红”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以及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一家研究型医院的实验室!看看,也不少吧。

关于这篇文章,也有几个可讨论的地方。比如清华大学的“网红”设备,即使你成不了颜教授,但只要有硬件资源,也可以成为CNS的登门客。当然这里不是嘲笑啊,毕竟使用该仪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观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不过也是想要说明,这台网红设备的有用性真是“太大”了!

另一个提示,是说明基础研究的应用前景,也是暗示基础科研的重要性,为什么诺贝尔奖里的医生科学家,也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最后再转回来,我们仍然要说的是,合作在当前科研界是成功的基础。因为现在的科研深层已经非常精深,研究方向已经细分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一个人的能力与精力,根本不可能支持起一篇论文的科研工作量,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最终完成这项对每个参与者都很重要的结局!

 

发表回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